6月5日,皇冠体育博彩官网
城乡基层治理课程组师生一行70余人赴宁波舟山港甬舟集装箱码头、镇海炼化、包玉刚故居进行了教学实践活动。本次教学实践融合前沿科技洞察与深厚人文浸润,旨在引导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将学术视野拓展至城市发展前沿与历史人文深处,在实地探访中深化对公共智慧治理、企业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管理的立体认知。
经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中心环节,宁波舟山港是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师与同学们慕名抵达被誉为“东方大港明珠”的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进行了实地参观与学习。在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自动驾驶试验区,远控桥吊精准舞动,无人集卡有序穿行,一幅智能化作业全景图在眼前展开。通过技术人员详实的讲解,同学们对舟山港的各大港区分布有了基础性了解,对全自动化作业流程智慧链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架构、具体工作流程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切实体会到了技术创新是如何重塑港口管理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舟山港不仅以自动化领跑行业,更依托“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构建全球港口治理网络,持续以绿色低碳技术赋能港口运营,发挥着舟山口岸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开拓者的领头作用。

在市政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关系是城市行政的一个难题。行程第二站转向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同学们对“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故居进行了探访。包玉刚故居系包玉刚先祖包奎祉在清乾隆年间建造,为典型江南风格的传统民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穿梭于古朴厅堂与幽静天井,配合详尽的图文史料与讲解员生动叙述,同学们对包玉刚先生从金融业到船运业的“船王之路”有了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尤为聚焦于包玉刚先生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图谱,以“长租经营”模式化解航运业周期性风险的前瞻性管理智慧,对国际政经格局的敏锐洞察力。作为包玉刚回馈家乡教育事业的受益者,广大师生在包玉刚故居缅怀他的先进事迹,不能不为他商业成功后回馈教育与社会的赤子情怀所感动。
下午,同学们到国家石化产业标杆——镇海炼化进行了参观学习。首先,工作人员就镇海炼化厂区分布、发展历程、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操作室信息化革命等镇海炼化的基本情况对同学们进行了介绍。接着,同学们到炼化厂区进行了实地观察。在被誉为“浙江省观鸟胜地”的白鹭园,成群白鹭悠然栖息于装置林立的厂区,构成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独特风景线,在工作场地,中国石化首个飞索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复杂管线精准监测,同学们纷纷对炼化将环保与科技共融的实践表示赞叹。最后,师生们与工作人员就厂区管理建设与创新工作进行了交流。镇海炼化通过数字建模,打造了三维数字化网管平台与腐蚀预测模型,对全厂设备设施进行预测性维护与智能调度,并在工作中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以及工业物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研发了巡航无人机、巡检机器人、RPA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建设“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的路上不断前行。

本次教学实践,师生们不仅在数据奔流的舟山港,亲历了技术重塑治理效率的澎湃浪潮,在镇海炼化,见证了科技护航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而且在船王故居,感悟了战略远见与人文精神的永恒价值。公共管理的精髓,从来不止于书本理论,更在于以智慧之眼洞察时代变革,以务实之心参与治理创新,本次实践在运用智能化手段与创新精神解决复杂公共问题、提升治理能力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刻的启发。